行業資訊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核心框架及核心要點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是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下面我為你系統梳理其核心框架與關鍵要點。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核心框架
1. 整治目標與原則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旨在解決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系統質量退化等問題,最終形成“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核心目標量化指標通常包括:
- 耕地保護:新增耕地面積、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優化與質量提升
- 建設用地效率:建設用地整理規模、節余建設用地指標
- 生態修復:生態保護修復面積、生態功能提升
- 實施規模:整治總規模、農用地整治面積等
實施中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 群眾自愿原則:嚴禁違背農民意愿搞合村并居或整村搬遷,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 規劃引領原則: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保持空間布局總體穩定,允許局部微調
- 生態優先原則:禁止破壞生態環境挖山填湖、違法占用林地濕地、砍伐古樹名木等行為
2. 實施內容與重點任務
(1)農用地整治
重點是通過歸并零散地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耕地質量提升等,形成集中連片的優質耕地。支持實施“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工程,并將整治新增的耕地一次性建成高標準農田。在整治過程中,需注重:
- 耕地調入調出優化:將不符合農業生產條件的耕地(如河道湖泊水庫內的不穩定利用耕地)調出,將成片優質耕地中的零星建設用地、非耕農用地等墾造和恢復為耕地
- 生態化改造: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破壞,預防水土流失
(2)建設用地整理
主要包括舊村改造更新和集聚發展建設兩種類型:
- 舊村改造更新:針對基礎設施不完備、住房老舊的村莊,通過優化內部空間布局,盤活利用廢棄道路和公共設施等低效土地
- 集聚發展建設:針對有發展潛力的中心村,通過建設新型住宅和配套設施改善人居環境 此項工作需在保障農民合理居住需求的前提下,重點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并確保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有提升。
(3)生態保護修復
實施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的現狀耕地和零星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定條件下可逐步調整到紅線外或恢復為生態用地。重點區域如秦嶺、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等,需作為生態修復的重中之重。
3. 實施流程與步驟
(1)基礎調查與潛力評價
首先需對整治區域內的自然地理要素、土地利用狀況、生態環境、產業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及土地權屬等進行全面調查與核實更新。在此基礎上,從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等方面綜合診斷問題,并評價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的潛力。
(2)方案編制與項目安排
根據問題診斷和潛力評價結果,明確整治目標,并因地制宜確定各類整治子項目。子項目類型可包括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特色文化保護、鄉村產業導入等。每個子項目應明確:
- 項目名稱、主管部門、位置、建設規模
- 工程內容、投資總額、資金來源
- 實施周期、分年度實施計劃
(3)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根據子項目安排,結合整治類型、內容、措施和標準,采取單位面積投資標準比較、案例分析等方法,參照國家、行業和地方有關投資定額進行投資估算。資金籌措需多元化,可包括財政資金、社會資本等,但需注重強化合規管理和風險防控,嚴禁新增政府隱性債務。
4. 實施保障與風險防控
(1)組織保障與實施監管
建立區領導牽頭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協調機制,鄉鎮探索選擇或組建綜合性實施主體。實施方案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進行全流程管理,對子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管、驗收。
(2)負面清單管理
嚴格落實負面清單制度,堅決防止借整治之機隨意調整“三區三線”,禁止違背農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禁止變相建設別墅、私家莊園,禁止破壞生態環境和鄉村風貌。
(3)公眾參與機制
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運用好村民議事決策機制。整治方案、項目實施、土地權屬調整、指標調劑和收益分配等直接涉及農民合法權益的事項,必須聽取農民群眾意見,接受監督。
5. 典型案例參考
以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區的整治重點和特色:
| 案例地區 | 整治重點與特色 | 參考指標 |
|---|---|---|
| 陸豐市碣石鎮 | 銜接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依托“一軸一帶四片區”總體格局,重點對農村山水林田湖草進行全要素整治 | 至2025年,預計實施農用地整理49.3172公頃,建設用地整理1.5712公頃,生態保護修復2.0010公頃 |
| 東莞市石碣鎮 | 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理念,進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要素綜合整治 | 整治區域總面積3618.8843公頃,覆蓋14個行政村,實施期四年(2025—2028年) |
| 陜西省 | 聚焦秦嶺、黃河流域等“三大屏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打造“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連片耕地 | 從2025年起,全省每年謀劃部署一批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主體的典型項目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成功的實施方案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生態優先、群眾自愿三大基石。關鍵在于通過精準的基礎調查找到問題癥結,通過科學的潛力評價確定整治方向,并通過多元的資金保障和嚴格的負面清單管理確保項目可持續、不偏航。
希望這份框架能為你提供切實的參考。如果你有特定區域或更具體的方向需要深入探討,我很樂意提供進一步的信息。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